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南方暴雨北方炙烤!极端天气频繁,怎么应对?
家核优居 2024-06-26 15:55:50 来源: 潇湘晨报

🙏"流水账单怎么作假"⚛️【——溦:155-7599-7328——】😺南方暴雨北方炙烤!极端天气频繁,怎么应对?.

6月24日,湖南长沙遭遇强降雨,全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文/汪俐辰

  近期,我国南涝北旱特征明显,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迎暴雨,部分地区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华南一带高温高湿天气增多,山西等北方省份则出现局部旱情。

  面对暴雨、高温频发的极端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

  南涝北旱特征明显

  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200至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黄山等局地达500至713毫米。

  6月24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预计,24日至27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24日14时至25日14时,江淮东部、江南中北部以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云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部局地特大暴雨(250~27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南方暴雨的同时,北方多地迎高温炙烤。河南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的天数超过了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甚至在70天以上。6月22日上午,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台变更干旱橙色预警信号,预计预警区域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

  6月25日开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气温又将迅速走高,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新疆、陕西中部、山东北部以及京津冀地区,上述地区未来一周高温日数可达4至6天。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尽管厄尔尼诺事件结束,但是厄尔尼诺对今年夏季,尤其是主汛期我国的气候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预计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将面临较高的洪涝风险,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地区更容易出现高温干旱事件。

  遇到极端天气怎么办?

  暴雨: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产生较强降雨的天气现象。暴雨按累积降雨时间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规定。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统称为“暴雨”。

  暴雨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检查电路、燃气等设施,确保安全。当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处于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势的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提防旧屋倒塌伤人。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抵御洪水。

  暴雨来临时,应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在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远离旋涡,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驾车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待在车里,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三天,江南北部、江汉南部、江淮南部以及贵州等地将遭遇持续性强降雨,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公众应尽量避免前往河道、山区等隐患区域活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尤其要警惕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各类次生灾害。

  高温:

  高温酷暑季节,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更应注意高温影响。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在近期发布会上表示,夏季开展室外露天作业及室外活动,需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对于可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应该适当调整时间。对于外卖小哥这些难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在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戴一些防晒服、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还可以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二是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含有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少喝含糖或碳酸的饮料。

  三是要注意饮食起居。平时要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含水分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尽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

  四是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是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有一些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最好不要从事高温室外露天作业,避免引发意外。

  此外,暑期将至,儿童户外玩耍时间变长,也应警惕出现中暑情况。

  儿童中暑严重程度分类与成人相似,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型中暑和重型中暑,其中重型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中暑症状,应采取“一搬、二降、三补、四转”的原则进行处置。

  搬运:迅速让孩子脱离高温、高湿、封闭及阳光烈晒的环境,将孩子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降温:在发现中暑30分钟内应尽快将核心温度(肛温)降至40度以下。降温方法包括脱掉衣物、温水擦浴全身、用风扇或空调增加散热等。避免使用布洛芬等退热药物。

  补水:儿童中暑常伴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少量、多次给孩子喝一些常温水或电解质饮品。

  转运:对于重型中暑者,尤其是伴有高热、意识不清、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的儿童,应立即送到就近医院就诊。对于轻型中暑经现场处置症状没有缓解的儿童,也应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综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天气网、人民网等。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四六级

05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