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助“硬科技”企业成长
家核优居 2024-06-25 14:33:03 来源: 快科技

✊"房贷收入流水"🦢【——溦:155-7599-7328——】🧀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助“硬科技”企业成长.

  “创新本质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在宣布推出“科创板八条”时,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需要各个方面凝聚共识,打通堵点卡点。”

  _______________

  5年,573家公司,总市值5.2万亿元。适逢科创板开板5周年,一揽子改革措施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

  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当天,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即“科创板八条”。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此举将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金融界最高级别年度盛会上传来的政策改革信号。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八条”与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及“科创16条”一脉相承,但是更实、更准、更细。

  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

  “科创板的设立促进关键领域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用一组数据回顾和检视科创板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科创板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合计占比超过80%。在促进资本、产业、技术、人才融合方面,“500多家公司中有400多家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了9万多名核心人员”。在促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方面,2019年-2023年,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是23%和24%。

  以“硬科技”为底色,科创板的改革效应不断放大。新出炉的“科创板八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同时,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在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看来,相关规则有望强化科创板定位,优化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环境,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并打击高价超募现象,保障投资者权益,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他还提到,“科创板八条”提出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包括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依法依规豁免披露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引导创始团队、核心技术骨干等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限等。“系列机制安排和政策的落地有望促进板块平稳运行和发展,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生态。”

  “创新本质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在宣布推出“科创板八条”时,吴清强调,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需要各个方面凝聚共识,打通堵点卡点。”

  论坛现场,邱勇也从交易所角度介绍了未来上交所要落实的两大使命:一是如何增强市场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二是怎样加大监管力度,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打假防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建设。”

  “在对的时间为企业配置需要的资金”

  包括“科创板八条”在内,不少制度创新正在撬动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用高盛集团亚太区总裁施南德的话来说,就是“在对的时间为企业配置需要的资金”。

  “创新融资的回报是非常不确定的,在不同的时期,融资的模式不尽相同,中国在科技创新的初期融资阶段,有非常好的潜力。”在施南德看来,在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后期,中国可以引入更多的资金渠道,“在后期,市场可以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在企业上市或者成果转化的商业化落地上。”

  这位在香港生活的英国人还注意到,大湾区已形成了较好的科技创新集聚效应,“这显示出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起点,有非常多的创新经验可以与世界分享。”施南德说,将创新成果规模化,这需要更多时间达成,也是机遇所在。

  如何在对的时间为企业配置需要的资金?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分享了该所在上市制度上的创新实践。“2018年,港交所新增第18A章上市规则,允许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到港上市,让这些公司在很早的研发阶段就能得到重要的资金支持。”陈翊庭介绍,从2018年至今,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上市规则第18A章在香港成功上市,“香港因此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为国家生物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良好示范。”

  在此基础上,港交所又在2023年推出为特专科技公司量身定做的第18C章,为没有商业化或者处于商业化初期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引入该上市机制,目的就是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企业进行融资,这也与国家特别支持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策略不谋而合。”陈翊庭介绍,目前已有公司通过第18C章成功在香港上市。

  “自去年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发布以来,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非常活跃。”在证监会分管境外上市备案工作的副主席方星海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6月18日,一共有158家企业在证监会备案,其中,85家企业去香港上市,73家企业去美国上市。

  他尤其提到排队备案的上市企业较多,“这意味着中国大批企业绝对不‘躺平’,都想做大做强,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要大力支持。”方星海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快备案速度,推动融资额比较大、科技创新实力强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而且支持中国内地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时候更多到香港上市。”

  据了解,为更好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陆家嘴论坛开幕当天,证监会与上海市政府签署资本市场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协作工作机制备忘录,双方将协调解决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该协作工作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探索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合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下路菜啊

47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