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区域经济搭上高铁快车
家核优居 2024-06-25 13:27:53 来源: 新浪新闻

🤙"工资流水证明的范本"🍮【——溦:155-7599-7328——】✋区域经济搭上高铁快车.

  6月15日9时10分,刚刚从武汉站发车不久的G875次智能“复兴号”标杆列车,速度被定格在每小时352公里。3小时24分钟后,这趟由武汉发往深圳北的列车抵达广州南站,标志着京广高铁全线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准运营,沿线及周边多个城市间旅行时间被进一步压缩。

  “复兴”“和谐”蛟龙南北飞驰,将湖北带入高铁时代,一个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国内东南西北地区的“3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铁路拉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旅游热、投资热、产业转移热,正在加速铁路沿线经济的运行节奏,助推湖北、湖南等地发展驶入快车道。

  都市经济扩容

  6月15日0时起,全国铁路正式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本轮调图后,京广高铁全线实现按时速350公里高标准运营,运输能力总体提升4.2%。

  对于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在武汉工作的郑加俭感受颇深,作为铁路迷,他在旧书店和收藏品市场购买收集了10余版列车时刻表,根据其收藏的1969年版《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20世纪60年代,从北京到广州的直快列车需要40多个小时。“从40多个小时到今天的7个多小时,奋斗了50余载,可谓一步一个脚印。”郑加俭说。

  经过50多年发展,武汉集中全力推进落实国家干线、城际铁路以及货运铁路建设,相继建成了京广、沪汉蓉快速铁路,武九客运专线,汉十高速铁路,武汉至黄石、黄冈(黄梅)、咸宁、孝感、仙桃城际铁路等。

  “铁路建设加速,区域发展格局将进一步优化。”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就湖北而言,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网辐射地区不断扩大,不仅将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交通实力,提升城市功能,还将有力支撑黄石、十堰、荆州、荆门、黄冈等区域增长极,助推更多的县(市、区)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一主两副多极”的战略发展格局正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武广高铁高标准运营后,区段整体运输能力有望提升8%以上,相当于每日增开10列以上武汉至广州的高铁列车、增加1.5万个席位。武汉铁路枢纽地位将更加凸显。

  自2009年开通运营以来,武广高铁迅速拓展了珠三角地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的经济生活半径。如今,武广高铁的客流已从开通初期的商务、旅游等中高端客流及短途旅游客流,逐步扩大到普通消费群体、务工人员、学生和往返于各城市之间的城际探亲客流。随着武广高铁的高标准运营,武广高铁沿线城市的8个高铁站增加前往广州方向列车23列,长沙南往返广州的列车增加10趟,覆盖早中晚3个时间段。

  客流量的丰富,让沿线城市“高铁+文旅”方兴未艾。武广高铁开通近15年来,珠三角到武汉、岳阳、长沙、衡阳、郴州、韶关、清远的游客比开通前增长50%以上。

  产城双向融合

  作为我国首条长大高铁干线,武广高铁是全国最繁忙的客运线路之一,不仅缓解了客运运输压力,提升了货运能力,还大大推进了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粤北和湘鄂高铁沿线城市持续引来投资热潮。

  产业是最直接的风向标。15年来,粤湘鄂高铁沿线城市共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15000多个,总投资突破10000亿元。

  “有产业才有城市发展。武广高铁沿线‘隆’起了一条巨大的产业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耸立。”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曾兴说。

  乘着武广高铁东风,广东省前往武汉投资的企业明显增多,包括TCL、格力、中兴、华为、华大基因、海王等一批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纷纷布点武汉,15年间武汉引进内资3000多亿元,珠三角地区就占到三分之一。

  咸宁市与武汉高铁车程仅20多分钟。谈起这些年的发展,咸宁市副市长夏福卿告诉记者,咸宁高新区75%以上的投资项目都是外来投资者建设的,其中来自珠三角的投资者更是占了“大头”。

  因为武广高铁的媒介作用和“虹吸效应”,珠三角地区“腾笼换鸟”效应凸显。如今,无人机、智能手机、机器人等产业已经落户广州、深圳,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新兴优势产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选择在广州和深圳设立总部。广州南沙、深圳蛇口、珠海横琴三大自贸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势产业落户。

  纵观武广高铁沿线,15座城市结构、布局调整和规划无一例外选择与高铁对接。高铁车站所处地段和周边的价值正日渐显现,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新地标,一座座“高铁新城”拔地而起,初具雏形。

  长沙高铁南站是京广高铁、沪昆高铁两条南北干线的“黄金交会点”。中国联通中南研究院入驻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高铁新城板块,成为“浏阳河数谷”标志性、引领性项目。长沙市雨花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卓介绍,未来这里将集聚100名领军人才、1000名研发人才、3000名科技创新人才,累计营收超过100亿元,并带动一批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企业(项目)集聚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资源要素集聚

  给沿线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仅是京广高铁。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福厦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线路建成安全标准示范线,成功实现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准运营。高铁已经成为沿线经济发展的大马力“助推器”。

  6月14日,400名武汉市二桥中学知音校区的学生,乘着高铁来到湖北兴山县昭君村研学基地,体验汉服之韵,领悟昭君文化。“去年我们共接待了1.3万名学子前来研学。”研学基地负责人周静介绍。

  2022年6月,郑渝高铁开通,兴山县全面进入“350”高铁时代。两年来,兴山站累计出行人数已达125万人次。兴山县抢抓高铁机遇,深度挖掘现有人文自然资源,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昭君故里,也让当地研学经济持续升温。

  “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0多人,大多数是坐着高铁从武汉过来的学生。”周静介绍,兴山县精心打造了昭君村和高岚国防教育基地等精品研学游线路,2023年,县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3.5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郑渝高铁这条经由湖北省境内襄阳东站出发直通川渝地区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不仅让旅客在一日之内就能纵览豫鄂渝的秀美山川,还弥补了神农架、南漳、保康、巴东、兴山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对推进沿线生产资源聚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等都带来了深刻影响。

  6月16日晚,襄阳唐城景区游人如织,400名演员翩翩起舞。去年,该景区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襄阳市文旅局局长袁晓宁说,2023年,该市游客接待量首次达1亿人次,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便捷的交通,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不断向襄阳聚集。华侨城、比亚迪等一大批头部企业落户,“144”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向万亿元挺进,地区生产总值从千亿元跃升到5000多亿元,实现“四级跳”。

  6月15日15时20分,随着G6079列车缓缓离开站台,张家界至香港的高铁正式开通,“串联”了湖北湘西地区的4家5A级景区,打开了对外开放大通道。

  “直达香港的高铁开通,不仅带动生产要素流动,还有助于湘西地区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对外贸易的质量水平。”湘西州商务局四级调研员杨秀莠说。同时,这趟高铁沿途还经停广州、虎门、深圳等经济重镇,这也意味着,湘西拥抱的不仅仅是香港,而是整个大湾区。

  湖南省政协常委、香港恒德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易兵说,自香港至长沙的高铁通车后,长沙就成为香港人“北上”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主要原因是长沙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我相信随着张家界至香港高铁的开通,湘西地区也将成为香港人‘北上’的热门旅游地。”(经济日报)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